根據港交所公示信息,“元宇宙第一股”飛天云動已經正式掛網,九月底開始招股,不得不說,作為躋身“元宇宙第一股”的熱門選手,飛天云動自亮相資本市場以來便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支大家都期待已久的元宇宙“現金牛”。

AR/VR營銷服務是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業務的模式是“我開發且幫你用”。透過與媒體平臺及其代理合作,公司為客戶提供服務解決方案,包括投放AR/VR互動內容廣告。公司按服務結果(如營銷表現)向客戶收費。
AR/VR內容服務是利用自行開發的AR/VR開發引擎,公司的AR/VR內容業務會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內容。AR/VR內容業務的業務模式是“我開發,你來用”。
AR/VR SaaS服務是通過AR/VR SaaS平臺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公司AR/VR SaaS業務的業務模式是“你開發,你使用”。公司的AR/VR SaaS平臺賦能客戶自己生成、發布及利用相關AR/VR的內容。

2021年,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占相關總收入的39.2%。2020年上半年承接若干毛利率較低的AR/VR營銷服務項目導致AR/VR營銷服務的毛利率的減少,從21.4%跌破到19%。但2021和2022年一季度營銷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20.6%和23.0%,略有增長。而AR/VR內容的毛利率大致維持穩定,2021年毛利率為46.2%。AR/VR SaaS業務的毛利率最高,其次為AR/VR內容及AR/VR營銷服務。
在成本及費用上,收入成本主要包括(i)AR/VR營銷服務、推廣服務及短信服務的流量獲取成本;(ii)分包及開發成本;(iii)使用素材成本。公司的收入成本主要是流量獲取成本,分別占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總收入成本65.6%、59.2%、74.2%及81.5%。雖然流量成本不斷攀升,但其毛利率整體穩定在30%左右。
在同期細分的中國AR/ VR服務市場,占據12.6%份額、排名第一。飛天云動IPO前的股東結構顯示,控股股東汪磊、李艷浩通過Brainstorming Café,持股49.66%;其機構股東包括同創偉業、西安智耀、賽富動態等。
在建立估值模型方面,公司AR/VR的業務拆成三塊分別算(根據盈利模式不一樣細分),這三塊分別是VR/AR Service、VR/AR Content、VR/AR SaaS,其中客戶數量是最關鍵的驅動力,短期內單客收入是主要的估值標桿。
可比公司估值方面,總共選了12家公司,4+4+4,四家AR/VR公司,四家Metaverse元宇宙公司,四家做Marketing的公司,主要關注的兩個值核心的值是P/S和P/E,相對可比公司增速較高會看收入增速占比、成本占比等等,并且會關注近幾年的KAGR來進行比對。

當前中國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預計2026年按收入計,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將于2026年達人民幣1,302億元,2022年至2026年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達38.2%。
綜上,不論是從盈利模式,行業空間以及技術壁壘來看,飛天云動顯然具備充足的優勢躋身“元宇宙第一股”。而若以Unity上市之初受到市場的優待作為對比,飛天云動后續的投資價值恐還不止于此。未來,在持續經營的獲利能力、不斷維持高增速的營收狀態以及元宇宙賽道發展紅利等多方因素助力,該公司將打開一個什么樣的上行空間,我們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