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南
證監會新主席到任后,緊鑼密鼓調研,連續召開十幾場座談會,表示各界意見建議切實可行的照單全收。筆者認為,打造中國特色金融強國,做大做強資本市場,給世界一個“中國?!?必須在“清場子、扎籬笆、打地基”等方面加大力度。2月23日證監會舉行的龍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已經釋放重磅信號,使投資者充滿期待。
資本市場到目前為止的表現,與中國宏觀經濟的成色很不相稱。人們常說股市是經濟晴雨表,但放在世界范圍衡量,中國A股“乖離度”太高:2008年金融危機發源地、重災區是美國和歐洲,但這些經濟體的股票指數不僅走出低谷,還已經積累巨大漲幅,屢屢創出歷史新高。以美國道瓊斯股票指數為例,已經從最低時的6000多點上升至39000多點;德國DAX股指從3000點以下漲到現在的17000多點;日本經濟號稱“失去的30年”,但股市從7000點谷底逐步回升,目前已突破39000點,超越當年泡沫時期巔峰。中國經濟在金融危機中表現堪稱一枝獨秀,充當了世界經濟復蘇火車頭,但上證指數從6124點跌落,10多年過去了,至今尚在3000點上下徘徊。
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政府不會再用大水漫灌的投資刺激,且出口受成本、區域競合等多種因素掣肘。啟動內需契合“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屬最優戰略選項。搞活資本市場,讓股市產生財富效應可謂一著妙棋:既能促進共同富裕,刺激消費、拉動需求,亦可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資本市場存在交易不成熟、交易制度不完備、市場機制不完善、監管制度不適應等問題,不僅是金融體系的短板,也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必須對資本市場的作用有更深刻的洞見,對資本市場的痼疾沉疴施出霹靂手段,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建設富有國際競爭力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商鞅變法徙木立信,資本市場也要有“Big Push”(有力推動)。
“清場子”就是要嚴把IPO入口關,切實提高新上市企業質量。過去,上市公司總體質量是好的,但毋庸諱言,也有一些企業上市動機不純,少數股東、發行人、利益相關方賺得盆滿缽滿,動輒產生身價幾十億、幾百億的富豪;更有像媒體熱議的“浙江國祥”那樣吃相難看的企業,甚至浙江“大明電子”這樣“再不上市就會破產”的企業也能快速通過審批!對已經過會、正在排隊的企業重新體檢,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必須眼里不揉沙子,決不讓造假者蒙混過關,不能再放過一個漏網之魚。證監會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大幅提高擬上市企業現場檢查比例”,這是對投資者負責的大動作。
從之前監管部門處罰的案例看,有的企業粉飾報表、試圖糊弄投資者。還有一些公司上市業績就“變臉”,也讓不少股民聞之色變。在最近公開披露的浙江“巍華新材”招股說明書中,其列舉的同類企業“中欣氟材”和“永太科技”業績都發生反轉:中欣氟材從2022年的盈利1.849億元到2023年預告虧損1.8億—2億;永太科技2022年盈利5.539億元,2023年預告虧損4.5億—6.5億元。巍華新材能否保持像2022年的穩定盈利?2023年財報將給出答案。筆者初步梳理2022年度在滬深兩交易所上市的基礎化工行業全部20家上市公司,2023年1-9月業績同比下滑的有15家,占75%;業績同比下滑超過30%的13家,占比65%;直接虧損的有2家,占比10%。企業上市業績“變臉”的現象要引起高度重視。
要對現有上市公司拿出刮骨療毒的勇氣排查、清理,對欺詐發行的上市公司實行強制退市。既要抓基金經理和相關人員的“老鼠倉”,更要打保薦機構和利益鏈條背后的“大老虎”。培根曾經用裝酒的袋子比喻法治的重要,一個風清氣正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證監會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進一步加大對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不讓造假者“瞞天過海”“蒙混過關”,讓敢于以身試法的關鍵少數受教訓、長記性。
這些“扎籬笆”措施的效果值得期待。
“打地基”即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這是治本之策。交易制度、稅收制度,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制度,如立案、集體訴訟等都需要切實有力的制度安排。中國居民資產過去集中配置在房地產和存款上,股票和基金占比較低。開拓新的投資渠道,補齊資本市場的短板,讓人民擁有更多財產性收入,可以收到一石數鳥之功。在創新國家的締造過程中,培育在國際市場上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在產品和服務上獨領風騷的企業,這也是資本市場題中應有之義。證券監管部門只有來點真格兒的動作,才能風氣一新,吹響信心集結號,推動深層次改革,讓資本市場真正成為創新企業和投資者多贏的平臺。
(作者系中國投資發展促進會經濟與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