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kg級打擊機器人 “智衛杯”無人打擊第一名
400kg級排爆機器人 某軍品競標第一名
投資要點:
1. 智慧型領先軍工企業,主營業務穩健發展。2019~2021年,晶品特裝收入結構穩定,光電偵察設備和軍用機器人業務收入占總收入90%以上。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2億元,同比增長48.32%;歸母凈利潤0.61億元,同比增長2.73%。
2. 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軍民兩用打造豐富產品品類。公司擁有光電偵察設備、軍用機器人等領域的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相關產品的技術參數或指標突出,多款型號裝備在軍隊競標綜合評比中排名第一。同時,公司長期注重自主研發,并且持續投入科研創新,已獲得101項國家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9項,實用新型專利53項,外觀設計專利19項,另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83項,部分關鍵技術具有良好的軍民兩用特性。持續保持較高比例的研發投入,公司產品競爭優勢顯著。
3. 深度綁定軍方客戶,客戶穩定性與集中度較高。公司核心產品涵蓋軍用裝備和關鍵分系統,主要交付給軍方和各軍工集團及下屬院所,客戶集中度較高。核心客戶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科學院、捍疆前沿科技等,2020、2021年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比達90%以上。
4. 下游國防軍工領域規模持續擴張,智能化需求拉動產業升級。近年來在現代化、信息化與智能化趨勢下,我國武器裝備進入了快速發展期。2022年中國國防軍費預算14504.50億元,增速7.1%。《新時代的中國國防》數據顯示,裝備費用近年占比快速提升,從2010年的33.2%提升至2017年的41.1%,達到4288.35億元。
11月24日,北京晶品特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晶品特裝,證券代碼:688084.SH)啟動IPO詢價,擬公開發行股票1,900.00萬股,為發行后總股本的25%。
晶品特裝成立于2009年,經過多年發展與積累,目前已成長為軍工領域特種裝備研發與制造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光電偵察設備和軍用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逐步形成了“智能感知”+“機器人”兩大業務板塊。公司在上述兩個領域擁有自主可控的先進核心技術,具備高性能產品研發能力。其中,多款型號設備在軍隊公開招標中排名第一,證明了公司技術及產品的領先性。
據了解,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多個型號系列的無人機光電吊艙、手持光電偵察設備、夜視多功能眼鏡、手持穿墻雷達、排爆機器人、多用途機器人、便攜式偵察機器人等。其中,公司擁有光電偵察設備、軍用機器人等領域的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相關產品的技術參數或指標突出,多款型號裝備在軍隊競標綜合評比中排名第一。目前,公司已有多款產品正式列裝部隊,另有多型產品正在參與國防裝備型號的競標與研制工作。2021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類別劃分,光電偵察設備占比71.60%,軍用機器人占比25.20%,其他占比3.20%,兩大主營業務收入貢獻占比較大,核心產品優勢地位突出。
憑借多年來的技術積累與沉淀,公司儲備了大量先進技術和預研樣機,有力支撐了軍工裝備的無人化、智能化需求。同時,公司緊跟軍事領域需求,開發了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無人化、信息化產品,并在各類型號評比中脫穎而出。另一方面,公司長期注重自主研發,持續投入科研創新,截至報告期內,已獲得101項國家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9項,實用新型專利53項,外觀設計專利19項,另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83項。
得益于快速增長的行業需求以及公司自身過硬的技術實力,2019年至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1億元,2.85億元,4.22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95.87%。
軍民融合增強技術協同效應
下游應用領域廣闊
近年來,隨著國家積極號召軍民融合,協同發展戰略方針,公司逐步深入推進國家戰略,在鞏固軍用市場地位的同時發展軍民兩用技術,拓展核心技術及產品在民用市場的應用。產品種類正積極向多個民用領域拓展,未來可廣泛應用于應急救援、安防巡邏、工業巡檢、果蔬采摘、醫療康復、教育陪護、清潔配送、運動娛樂等領域,進而服務于交通、醫療、教育、服務、文體、工業、農業等諸多行業。
據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業務目前集中于光電偵察設備和軍用機器人兩大核心領域,能夠為客戶提供整機、分系統或組件產品。光電偵察設備業務主要包括無人機光電吊艙、手持光電偵察設備、單兵夜視鏡、手持穿墻雷達、光電壓制/對抗產品等;機器人系統業務主要包括偵察機器人、多用途機器人、排爆機器人、軍用無人車(重量大于1,000kg的地面機器人分類為無人車)、其他類型機器人及機器人組件/部件等。
具體來看,在光電偵察設備領域,公司主要產品由紅外探測器、可見光探測器、微光組件、電機及控制組件、雷達信號生成及接收組件、圖像處理、集成結構以及其他模塊(如電子羅盤、顯示模組、慣性測量)等構成。光電偵察設備工作原理系通過紅外、可見光、微光、雷達等多種探測器進行外部光/電磁信號的接收后形成電信號,電信號通過硬件電路進行信號放大、轉換,形成數字信號,并結合圖像處理、雷達信號處理等軟件算法,提取并增強目標特征,實現全天時目標識別、定位及跟蹤。并且,按照客戶實際作戰需求,不同產品按需求可集成不同功能模塊以形成更為復雜的功能,包括衛星定位、電子羅盤、慣性測量、伺服控制、激光測距、存儲、信息顯示等。
經過多年研發積累,公司目前已具備復雜光電偵察設備總體研制能力,通過總體設計、前端探測組件設計、信號處理電路設計、伺服控制組件設計、軟件設計、結構設計等環節掌控產業鏈關鍵環節,通過定制化采購和檢測進行過程管控,最終由公司進行總裝或分系統組裝并交付客戶,形成一體化服務能力。
在軍用機器人領域,公司的主要機器人品類涉及戰場偵察、武裝打擊、作戰物資輸送、通信中繼和電子干擾、核生化及爆炸物處理、精確引導與毀傷評估等多種作戰任務,由行駛平臺系統、定位導航系統、綜合控制系統、任務載荷系統、人機交互系統等技術平臺支持。此外,根據客戶需求及搭載模塊不同,公司還具有針對部分組件或分系統進行特殊工藝處理的能力,如電磁屏蔽、核化防護、涉水密封、抗沖擊處理等,實現了研發應用領域覆蓋面廣闊的技術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今,公司在光電偵察及機器人領域核心技術長期自主研發的基礎上,形成了多項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系列化型號產品。隨著軍民協同發展相關政策的推進,公司緊抓“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間國防裝備智能化、無人化、信息化的戰略機遇期,積極參與軍方及軍工集團的產品招標及科研項目,在客戶組織的實物競標比測中脫穎而出,相繼贏得了無人機光電吊艙-207、偵察機器人-G004、多用途機器人-R903、手持光電偵察設備-G003、單兵夜視鏡-G001、偵察系統組件-G002、穿墻雷達-G008、仿真模擬訓練系統等多款裝備的公開招標。公司前期研發成果逐步落地進入批量生產階段,業務進入快速成長階段。
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構筑國防安全護城河
國防科技工業不同于其他民用高科技行業,國防安全的保障必須依靠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它不僅是國防現代化的重要基礎,也是國民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國防科技的技術發展對增強國防實力,促進國防現代化,帶動其他產業及提高工業化整體水平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于軍工產品及相關零部件配套領域的特殊性,西方國家的先進產品和核心技術長期對我國實行出口限制,這無疑加大了我國自主國防安全受制于人的風險。
因此,在光電偵察設備及軍用機器人領域,整機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是未來我國軍工發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器件、模塊、系統、軟件等關鍵環節完全自主設計和生產,國產化替代是軍工行業今后不可逆轉的趨勢。
在此背景下,公司多年來一直專注于光電偵察設備及軍用機器人的研發和產品設計,為確保行業內突出的競爭力,公司長期保持著較高強度的研發投入。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438.86萬元、4,418.09萬元、2,224.21萬元和1,646.3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2.10%、15.53%、5.27%和36.43%。
此外,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擁有深厚且與公司業務匹配的技術背景,在公司研發、設計等崗位擔任重要職務或具有相應技術能力或經驗。其中,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波于南京理工大學獲得兵器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曾在解放軍內任專家組成員,中國兵工學會等其他相關科研組織擁有科研頭銜。期間,主持完成或重點參加國家、省部級重點項目10余項,并且作為發明人申請并獲授權專利50余項,發表論文20余篇,獲得省部級和國家級各類科研獎項,技術背景深厚,行業經驗豐富。同時,公司另有十余名核心技術人員,均擁有過硬的技術背景,目前分別為公司各細分技術領域負責人,牽頭推進各大研發項目。
憑借穩定的研發費用支出和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目前,公司已經掌握相關領域的多傳感器融合探測、微小型高精度光電云臺、超寬帶雷達探測、高效動力驅動、高適應性底盤、多自由度自適應機械臂、高效人機協同及操控共7項重要核心技術及關聯子技術。并且,公司核心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無人機光電吊艙、手持光電偵察設備、單兵夜視鏡、穿墻雷達、偵察機器人、多用途機器人排爆機器人及無人車等產品。其中,7項核心技術涉及的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29項及外觀專利12項全部為自主研發取得,目前已形成具體產品并實現量產。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技術及產品重點專注于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國防軍事裝備,屬于典型的高端裝備制造領域。一方面,光電偵察設備及軍用機器人裝備型號研制涉及光學、電子學、傳感器、精密機械、自動控制、計算機、信息通訊等多領域技術,是多學科綜合的復雜系統工程。另一方面,獨立承擔該類裝備型號整機或系統總體研制任務,需具備先進且完備的核心技術體系以及較強的系統集成能力,對公司綜合能力及技術水平有著嚴苛要求。通過掌握上述較為完備的技術體系,結合公司多年積累的工程化系統集成經驗,公司成為了具有光電偵察設備及軍用機器人裝備型號研制能力的少數民營公司之一。
國防裝備支出增加
技術升級驅動公司快速成長
伴隨國際局勢緊張,地緣沖突加劇的時代背景,同時,未來戰爭形態逐漸向信息化與智能化演變的趨勢下,我國軍工行業近年來正積極加速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和新型裝備定型列裝,尤其是在現代化、信息化與智能化趨勢下的武器裝備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根據財政部公布數據,我國2022年國防軍費預算14504.50億元,增速7.1%。另外,《新時代的中國國防》披露指出,裝備費用近年占比快速提升,從2010年的33.2%提升至2017年的41.1%,達到4288.35億元。
在此背景下,光電偵察能力在現代戰爭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軍用光電偵察裝備行業也因此在近年來發展較快。值得注意的是,光電偵察裝備的重要性已在近代典型的現代化戰爭中得到充分證明,如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經過多年發展,軍用光電偵察裝備品種越來越齊全、性能越來越先進、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軍用光電偵察裝備已廣泛應用于單兵、戰車、飛機、艦船等多種平臺。
一方面,國防安全領域在戰場感知方面的需求持續增加和技術進步帶來的效率上的提高,是光電市場的強勁增長主要的驅動因素。根據MarketsandMarkets機構公開的數據顯示,軍用光電設備細分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97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130億美元,復合增速為6.1%。其中,預計未來亞太地區軍用市場份額增速最快,主要原因系地面、艦艇和機載平臺對光電設備需求不斷增加。其中,軍用飛機光電吊艙每年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30.6億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44.9億美元。
另一方面,機器人是當代高端智能裝備和高新技術的突出代表,對制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目前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均將機器人作為重點研發領域,其戰略意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據中國電子學會公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年)》數據,我國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2019年達7.5億美元,增速達到17.7%,高于全球水平。到2021年,特種機器人的國內市場需求規模有望突破11億美元。2019年軍事應用機器人、極限作業機器人和應急救援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分別為5.2億、1.7億、0.6億美元,占比分別為69.33%、22.67%、8.00%。研究預計機器人行業將進入高速增長期,尤其以軍用機器人為代表的特種機器人市場應用場景將顯著擴展。
在此背景下,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項鼓勵智能制造領域發展的政策。根據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求“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工程,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端數控機床、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產業創新發展。”公司無人機光電吊艙產品和軍用機器人產品分別歸屬于航空航天領域、機器人領域,是國家“十四五”制造業轉型升級、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的重要抓手。
募投項目聚焦主業
高研發投入打造技術壁壘
隨著國防裝備行業向機械化、信息化、無人化、智能化進程持續推進,光電偵察裝備和軍工機器人行業將受益于武器裝備智能化趨勢而得到更加廣泛深入的應用。因此,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響應國家“十四五”制造業轉型升級號召,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金額約為6.3億元,其中4億元用于特種機器人南通產業基地(一期)建設項目,1.3億元用于研發中心提升項目,1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日常流動資金需求。募集資金將被用于現有業務的產業化能力的提升和技術研發能力的提升,形成的產品將應用于公司兩大主營武器裝備的機械化、無人化和信息化領域。
具體來說,特種機器人南通產業基地(一期)建設項目的將新建生產廠房,購置項目產品所需的生產及檢驗、檢測設備,建設年產機器人及無人戰車的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和盈利能力。研發中心項目將著力用于對原有研發中心進行裝修改造,新增國內先進的研發及中試設備,完善公司創新研發組織架構,從而形成完整的創新研發體系。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升級研發中心項目將涉及新增傳感器模擬仿真系統、驅動系統測試模擬器、控制系統測試模擬器、電池包充放電測試系統、矢量信號分析儀等先進、高效的軟硬件研發設備。通過新增先進、高效的研發設備,對公司研發中心研發條件進行提升改造,從而能夠滿足對未來系列核心產品及技術的創新研發。其中,具體研發內容包括沉浸式操作雙臂排爆機器人、輕型戰斗偵察無人戰車、超寬帶雷達通用信息處理系統、低成本智能安防機器人、模塊化多功能偵察云臺、人機混合作戰仿真系統、智能瞄準鏡等。
公司未來發展將不斷在原有偵察探測、軍用機器人技術體系上持續進行鞏固、創新、拓展,力爭全面掌握智能化、無人化高端裝備上下游核心技術,具備研發復雜無人系統能力,可提供涵蓋地面、空中、水面、水下等全譜系無人系統產品,服務于國防軍隊建設。同時,積極開發民用市場,將智能光電偵察、智能機器人等技術應用于應急救援、安防巡邏、工業巡檢、果蔬采摘、醫療康復、教育陪護、清潔配送、運動娛樂等各種類型機器人開發,進而服務于交通、醫療、教育、服務、文體、工業、農業等諸多行業領域,提升客戶生產力水平,為實現“民富國強”愿景貢獻堅實的力量。(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