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山東路橋可轉債項目上會并獲得審核通過,預計將為公司募集資金48.36億元。該項目落地,將進一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拓寬公司現有業務的廣度及深度,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充盈公司現金流,有利于持續推動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
進一步做強做優主業
一邊是可轉債項目落地,一邊是國家各部門頻放暖風,新老基建行業再次進入到發展機遇期,對于山東路橋而言,寧心靜氣聚焦優勢產業,成為公司新章程的主旋律。
為了避免與控股股東方面產生同業競爭關系,保障可轉債項目順利實施,上市公司方面制定了明確可行的整合措施,目光進一步鎖定主營業務上。公司方面表示,未來將不再新增取得商品房建設項目,并承諾在未來5年內,將積極促使現有存續的商品房建設項目施工合同履行完畢或轉讓剝離。
“商品房利潤率低、回款慢,公司做出這樣的承諾相當于剝離了資金轉化低效的資產,對公司未來凈資產收益率的提高做了鋪墊,能夠有效維護股東利益。”有分析人士如此表示。
回溯方案,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展開,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48.36億元(含發行費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國道212線蒼溪回水至閬中PPP項目”、“石城縣工業園建設PPP項目”、“會東縣繞城公路、城南新區規劃區道路工程項目、老城區道路改造工程PPP項目”、“S242臨商線聊城繞城段改建工程項目”、“S246臨鄒線聊城繞城段改建工程項目”、“萊陽市東部城區基礎設施建設PPP項目”、“補充流動資金”以及“償還銀行貸款”。
公司方面表示,該項目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資金補位后,公司資本實力大大增強,在手項目將加速推進,有利于提高公司資產收益率。募投項目建成達產后,還將繼續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增加利潤增長點,增強競爭能力,進入轉股期轉股后,公司資產負債率也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有利于增強公司資產結構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基建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山東路橋今年來新簽訂單不斷,也證明政府對于基建投資持續性的延續。”前述分析人士講到,“可轉債項目落地,能夠降低融資成本,在年底招投標旺季時分,公司競標積極性會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公司先后參與了全國三十余個省市自治區和十幾個國家的重點工程建設,綜合競爭實力在對外承包工程和省級路橋施工企業中位居前列。2019-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32.60億元、344.37億元、575.22億元,呈現穩步增長趨勢。
效益提升,上市公司的分紅比例也隨之提高,2019年-2021年,公司派發現金紅利分別為8961.11萬元、1.56億元、1.95億元。分別占母公司可供股東分配利潤的13%、14.74%、12.77%。
在手訂單飽滿,新簽項目不斷
公司公告顯示,山東路橋三季度新簽訂單286.7億元,環比增長97.83%,同比增長67.85%,年末交通運輸部門、山東省交通運輸部門等還有一批高速公路項目會進入招投標程序,屆時公司將借助區域龍頭優勢,積極參與項目建設。
據西南證券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新簽訂單575個,金額合計506.7億元;截至三季度末累計已簽約訂單未完工部分1003.3億元,同比增長2.7%。第三季度新簽訂單286.7億元,同比增長67.9%;截至第三季度末累計已中標尚未簽約合同訂單253.8億元,同比增長31.8%,截至二季度末累計已中標尚未簽約合同訂單金額合計412.5億元;因此第三季度新中標項目金額128億元,相比二季度新中標11.6億元,環比大幅改善。
上市公司訂單爆棚,除專注主業形成產業壁壘外,山東路橋還充分發揮施工核心優勢,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業務發展,面對市場對新基建的需求,公司積極實現業務升級,向城市片區綜合開發、軌道交通、水利港航、生態保護等領域開拓。
公司子公司養護集團是國內較早進入道路養護領域的公司,在全國布局多個綠色養護中心,大力發展就地熱再生、就地冷再生、廠拌熱再生、廠拌冷再生等綠色創新技術;子公司萊鋼綠建等,積極推廣工地標準化建設、裝配式建筑施工等。隨著公司不斷完善產業結構,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綜合競爭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將大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穩增長、調結構外,山東路橋還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政策號召,堅持“創綠色品牌,促高質量發展”的環境方針,以構建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企業,公司在新建項目上,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堅持環保設施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另外,公司方面還開拓創新,不斷提升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節約能源減少原材料消耗,目前公司瀝青再生技術已經在國內十幾個省份大面積推廣應用。
與此同時,公司還加大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推廣使用,有效降低鋼材使用量,減少碳排放量,回收率高、材料重復利用率高。公司子公司加大裝配式業務開展力度,減少單位能耗,實現降低碳排放比例的目標。(齊和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