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以“升級鏈群合約,引領生態經濟”為主題,由海爾集團和MLab實驗室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論壇開幕。海爾共贏增值表研究院聯合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IMA管理會計師協會等共同展開了共贏增值表專題論壇,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闡述了物聯網時代用戶、資源方以及鏈群合約機制對于企業打破商業困境、實現持續增長的重要性。
會上,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曹仰鋒,根據對海爾共贏增值表的理解與解讀,創新性地提出了推動企業持續增長的CRM模型,并強調了其三個核心要素,即用戶驅動、資源方驅動和機制驅動。滿足用戶的需求,為用戶創造價值是企業增長的根本目的;生態資源方是價值創造的前提和主體;完善的驅動機制是價值創造的根本動力。實踐證明,共贏增值表是鏈群合約價值創造與分配的驗證。



物聯網時代的到來顛覆了企業傳統的發展模式,催生出體驗經濟、生態經濟等全新的經濟模式,也推動著企業不斷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轉型發展。企業是否能夠持續增長,關鍵是看企業是否真正擁有價值創造的能力,價值創造能力越強,企業增長的動力越足。
生態經濟需要創造用戶價值的最大化,其實質就是人的價值最大化,共贏增值表是海爾轉型成為物聯網生態企業的驅動工具,其理念就是不斷升級價值創造的模式。從時間維度上,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價值,不斷升級企業與客戶的關系,把客戶從交易用戶升級為終身用戶;從空間維度上,為客戶提供全場景價值,從單純提供產品價值到場景價值再到生態價值。相應地,企業的戰略也就從產品品牌升級為場景品牌和生態品牌。共贏增值表的第一個要素是用戶資源,體現為用戶數量、用戶轉化、用戶體驗三個維度,本質上就是強調將交易用戶轉化為終身用戶,提升價值創造的深度與廣度。
資源驅動:戰略資源和動態能力是競爭優勢的基石
用戶需求在不斷變化,只有通過與生態資源方的聯合共創,才能夠保障用戶體驗的持續迭代。對企業而言,要想獲得持續增長首先需要擁有或者整合戰略資源,擁有獨特的資源和能力是競爭優勢的源泉。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培育動態能力以便快速識別外部環境的變化,抓住時代的機會,重塑公司的內部系統,從而快速為用戶創造價值。共贏增值表的第二個要素是資源方,分別從資源方數量、資源方轉化和資源方引領三個維度指引企業不斷積累戰略資源,提升生態平臺競爭力和吸引力。
機制驅動:價值共創與增值分享是推動生態系統持久繁榮的根本動力
對于企業而言,實現持續增長需要完善的價值共創與增值分享體系,價值共創是指推動價值創造的機制,增值分享則是體現價值分配的機制。生態型企業強調價值共創的能力,價值創造模式的變化也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強調是以技術為核心,而生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則是幫助伙伴創造價值的能力。而要想讓生態伙伴主動跟隨平臺企業一起構建生態系統,增值分享則至關重要。共贏增值表中的生態平臺價值這一要素包含增值分享機制,能夠驅動生態伙伴不斷提升生態收入,降低生態成本,從而提高邊際收益,進而實現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的良性循環。
實踐驗證:從疫苗接種全場景到數字公衛全生態的裂變與進化
海爾盈康一生旗下生命科學數字公衛鏈群正是通過用戶、資源、機制的三方合力得以實現生態共贏。這個由疫苗網自裂變而來的鏈群,每一次進化都是圍繞用戶最佳體驗不斷迭代場景方案而實現的。針對婦產醫院信息不互通、缺少監管平臺的痛點,他們聯合醫院及生態方共創“深圳市婦幼管理平臺”,實現婦幼信息一網全監控,有效降低新生兒缺陷率;針對老年人行動不便、公衛體檢率低的痛點,他們打造公衛體檢平臺、體檢車等方案,提高老年人體檢的便捷性和舒適度。隨后,又陸續推出中老年人慢病管理、適齡女性兩癌篩查等,從疫苗接種單一場景進化到如今覆蓋-1~100歲全生命周期用戶的數字公衛全生態,單用戶價值實現持續高增長。在這個過程中,聯通、宇通、人壽等500多家生態方積極搶入、參與共創,帶來更多用戶機會的同時也獲得高額的增值分享,循環往復,在公衛領域創造出用戶體驗迭代的價值循環。
當前,全球企業都在尋找一種更加適應當今時代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用戶、資源方和管理機制的效用來實現價值最大化或許是一個新思路。持續迭代的用戶體驗是價值創造的核心,生態多方的共創以及鏈群合約機制助力了海爾卓有成效的轉型。人單合一模式下的共贏增值表是對鏈群合約價值創造的驗證,隨著共贏增值表的不斷迭代,未來將持續在時代變革大潮中扮演重要角色,成為物聯網時代生態型企業持續增長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