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主辦的2023年(第20屆)“世界品牌大會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23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在這份基于財務數據、品牌強度和消費者行為分析的年度報告中,國家電網、中國工商銀行、海爾連續5年蟬聯三甲,品牌價值分別為6268.71億元、5516.92億元、5123.06億元。

從2004年第一次發布榜單時入選門檻為5億元、前500名品牌平均價值為49.43億元,到今年的入選門檻提高至35.27億元,前500名品牌的平均價值高達686.62億元,增幅為1289.08%,“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成為中國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不斷提高的見證。從報告呈現的發展趨勢看,中國品牌不斷強化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正如世界品牌實驗室所指出的,國家電網、中國工商銀行、海爾、中國石油、中國人壽等引領品牌已經邁進“世界級品牌陣營”。
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引擎
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象征。當前,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步伐不斷加速。今年2月發布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明確了到2025年“中國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到2035年“質量和品牌綜合實力達到更高水平”的品牌建設路線圖。
從今年的榜單來看,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的總價值達343311.81億元,比2022年增加33583.74億元,增長10.84%。上榜品牌價值逐年攀升的背后,是中國經濟由大向強的轉變,國家電網、中國工商銀行、海爾、中國石油、中國人壽等擁有強大品牌力的企業已經成為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品牌是一個地區發展的重要標志,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的增長,區域經濟的發展又促進當地品牌的成長。從今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的區域分布來看,北京有87個品牌入選,蟬聯第一,主要原因是贏利能力強的央企總部集中于此,經濟大省廣東和山東緊隨其后,分別有84個和45個品牌入選。
數字時代:開拓品牌新疆界
今年“世界品牌大會”的主題是“人工智能(AI)和Web3.0:品牌全新疆界”。“人工智能和Web3.0,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顛覆品牌建設。”世界經理人集團和世界品牌實驗室首席執行官、牛津大學丁海森博士表示,無論是中國品牌還是外國品牌,無論是新貴品牌還是傳統品牌,“再次站在統一起跑線上”。
從今年榜單十強來看,無論是能源領域的國家電網,還是打造物聯網生態的海爾,抑或是深耕信息技術的騰訊,都在探索數字經濟時代品牌發展的新天地。其中,海爾探索的生態品牌范式,通過構建開放生態,共同為用戶創造最佳體驗,實現共創共贏,契合了世界品牌實驗室的判斷,即“品牌將走向顧客參與,而不再是主導或是單向式的傳播”。
在數字時代,作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體現,品牌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世界品牌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席、牛津大學營銷學榮譽教授斯蒂芬·沃格博士表示:“在過去的20年中,我目睹了中國品牌的快速成長,有的已經具有強大的世界影響力。”從品牌影響力來看,今年榜單中具有全國范圍影響力的品牌有437個,占87.4%;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為63個,占12.6%,比去年略有增加。這充分說明重視品牌建設的企業擁有更大的關注度和影響力,更具可持續發展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