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至機場北高速防護綠地邊界;西至機場東邊界;南至廊坊南外環;東至九州組團西邊界,這里坐落著廊坊臨空經濟區航空物流區,在物流區北面,三所學校早已褪去藍色的鋼鐵網“外衣”,露出了棕褐色的“肌膚”。
走進由中國二冶集團承建的廊坊臨空經濟區航空物流區北區學校項目,三所學校的施工現場人來人往,挖掘機、壓路機在操場交叉作業,三所學校同步進行,為最后的建成所忙碌著,高漲的建設熱情揮去了秋意的微涼,現場已至決戰階段。
截止至8月30日,24班小學操場排水溝墊層全部完成;1#-7#樓橋架、電梯、空調安裝基本完成;30班初級中學在室外工程方面:自來水管道、消防管道基本完成;內外墻裝修裝飾工程基本完成。36班小學橋架安裝、雨污水管道、自來水管道基本完成;4#-6#樓地面地暖基本完成。
廊坊臨空經濟區航空物流區北區學校項目以“穩”字為當頭,查擺滯后問題所在,奔跑起來抓落實,倒排工期,不斷推進施工工程進度,在工程建設上“提速,提速,再提速”。以高質量、高要求、加速度民生工程全力助推廊坊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穩步前進。
以“繡花”功夫“繡”出綠色校園。航空物流區北區學校項目將傳統教學基因與建筑空間結合,各具特色、和而不同。24班小學從空間尺度這一視角出發,與城市整體空間形態相呼應,將自然景觀與學校建筑相結合,以“禮”字作為城市軸線,豎直穿過航安公園、市民公園,使其“前后有春意”,綠色帶動視覺效應,前后筑造生態屏障,營造美好生活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30班中學以橫軸劃線,通過獨特設計讓退臺與公園形成了互相的看與被看的關系,讓學校作為公園的綠色延續,從建筑臺面遠眺東側綠色公園,可以放松精神,緩解視力壓力。學校行政樓與校園大門齊平,在同一儀式軸線,面向城市公園,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36班小學以豎軸貫穿飛興公園,與24班小學平行,與30班中學垂直。校園通廊交錯,文化活動設施圍繞四周,與城市其他基礎設施首尾呼應。三所學校交相呼應,呈現三角形狀,建筑顏色以暖色調為主,營造舒適安逸的教學環境。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當前的決戰階段,一時的努力或許不算難,難的是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扎實推進學校進度。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則未來可期。“速度”及“效率”,“攻堅”即“決戰”。廊坊學校將乘著“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東風,為廊坊市民生工程建設拼接出最漂亮的一處板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