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就有一些公司和實驗室開始了可視化編程的研究,做出了“第四代編程語言”,到后來衍生成Visual Programming Language可視化編程語言(VPL)。
2014年,“低代碼”(Low-Code)的概念被Forrester Research研究機構正式提出,關于“低代碼”的定義是,利用很少或幾乎不需要寫代碼就可以快速開發應用,并可以快速配置和部署的一種技術和工具。
2017年,Gartner創建了一個新門類,提出了aPaaS(應用程序平臺即服務)的概念,隨著這一概念的出現與推廣,低代碼開發平臺(LCDP,Low-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在全球市場上更為活躍。
企業的研發人員可以通過低代碼平臺(aPaaS)快速構建應用程序,非技術人員也可以通過低代碼平臺,使用簡單的“拖、拉、拽”元素和模塊來創建應用。aPaaS使用門檻很低,使用者無需代碼基礎,即可像搭建積木一樣,快速搭建出符合需求的個性化應用,也大大節約了開發的時間成本,并且避免了編寫代碼時的bug問題,提高交付效率。
低代碼化必將成為未來各個領域系統與應用開發的一大趨勢。
XR時代是否需要低代碼平臺?
答案是必然的。
相比上一代移動互聯網,VR/AR帶來的最本質的變化是,用戶能夠在三維空間中與立體、逼真的信息進行互動。VR(Virtual Reality 虛擬現實)是指,由計算機創建、渲染一個仿真三維空間并呈現信息;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是指直接以真實的三維空間為背景將信息投射其中。
我們理解VR/AR可能會經歷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特定領域、特定場景的沉浸式VR體驗,比如營銷、游戲、培訓等垂直領域;第二階段,就是場景一般化,沉浸式體驗、虛擬和真實相結合,也就是目前試圖達到的狀態;第三階段是能完全創造出一個真正意義上虛實結合的社會系統,就是元宇宙所講的故事。

一類引擎是面向專業開發者提供“專業而復雜”但“全面又強大”的功能,如Unity Software、飛天云動的FTE 3D引擎;另一類是面向大眾提供易學易用功能的低代碼平臺,如飛天云動的aPaaS平臺,為各類非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于多種商業場景自行開發所需應用內容的能力,如目前已有成熟開發模塊的電商、營銷、文旅、教育等等。
兩類引擎都在驅動應用和內容生產從PGC到UGC再到AIGC(AI技術自動生成內容)的大發展,成為實現元宇宙內容大爆發的強大工具支撐。而低代碼平臺天然適用于構建元宇宙生態的UGC模式,必然是具備更大商業空間的下一開發形態。
以飛天云動aPaaS為代表的自主研發低代碼平臺
飛天云動是一家中國的研發驅動的創新公司,技術引擎對標美國Unity,包括Uni-Play引擎、Uni-AR引擎、Uni-VR引擎及渲染引擎,實現了一站式開發和全平臺覆蓋。自主研發的FTE 3D引擎,有著出色全局光照、光線追蹤、混合渲染能力,能為客戶大幅縮短產品開發時間,因而在專業的3D內容開發以及在為大型B端客戶提供定制內容交付上有更高的產出質量與商業效率。
飛天云動已經是京東、騰訊等平臺的重要合作伙伴,是騰訊千帆計劃唯一AR/VR供應商。在專業引擎相關的內容服務上,飛天云動的自研引擎具備國產替代優勢,能相較其他例如Unity類國際引擎巨頭,獲得更高的客戶認可和迭代土壤。

(飛天云動開發引擎示例)
但是更值得關注的是,飛天云動在產品級UGC工具的布局上要早于海外巨頭。
飛天云動推出了面向內容開發者的aPaaS低代碼開發平臺,允許用戶在平臺上快速運用所需功能,部署使用有關工具以形成自己的AR/VR內容。同時,他們也為用戶提供大量的AR/VR建模元素、內容模板、云端編輯器和一系列分析功能,簡易操作的界面,幫助用戶在平臺上獲得更優質自主的設計體驗,更簡單、高效地進行內容制作。VR全景、3D模型,無需準備與代碼,即可快速生成內容,并且在UGC平臺上分享。包括基于3D場景制作包含空間信息的景深圖組,生成可對外分享或在VR頭顯上體驗的景深漫游作品。
這也意味著飛天云動的產品進一步地擴大了可應用場景的范圍,如直播、電商、3D展館、智慧運營、汽車、工業、教育等等,能夠不斷挖掘更多場景,為更多行業賦能。
其實在百度希壤元宇宙平臺的搭建上,飛天云動是最早的一批內容生態開發者、共建者,憑借多年的AR/VR引擎優勢以及生產效率優勢,在垂直領域承擔起元宇宙建設的重要角色。同時,飛天云動搭載的低代碼aPaaS開發平臺,能夠為希壤的品牌客戶快速生產優質內容,例如領跑汽車的元宇宙展廳,大幅提升希壤生態的完整度和豐富度。
技術迭代與進步后連鎖帶來的開發難度降低、創作門檻降低、創作形式多元,元宇宙這個場景下的商業與意義,也才日趨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