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度理財收益率僅2.09%
《報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278家銀行機構和29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計3.47萬只,較年初下降4.41%,存續規模27.65萬億元,較年初下降4.66%。
去年3月和11月出現的兩輪“破凈”潮,沖擊了部分投資者信心引發大面積贖回。《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理財產品存續余額仍有29.15萬億元,盡管3、4月份經歷股市暴跌導致贖回,但仍呈現小規模上漲,下半年來看,9月末理財產品存續規模超30萬億元,也就意味著,僅四季度理財市場規模縮水超2.35萬億元,與此前市場預測基本保持一致。
2022年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成效顯著,《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6.40萬億元,占比95.47%,較去年同期增加2.52%。
隨著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門檻的大幅降低,產品種類不斷多樣化。截至2022年末,《報告》指出,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為9671萬個,較年初增長18.96%,目前,投資者結構仍以個人投資者為主,全市場占比99.01%,機構投資者占比略有提升為0.99%。
投資者偏好趨于保守
投資者風險偏好分布來看,2022年全年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趨于保守。債市動蕩下銀行R2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也未能幸免,這從去年延續至今的數次大額存單搶購潮中可以窺見一二。
在五類風險等級中,風險偏好為一級(保守)和二級(穩健)型的個人投資者較去年同期占比進一步增加,分別增加1.1%和0.55%。此外,風險偏好二級(含)以下的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24.54萬億元,占比88.73%,較去年同期增加5.76%。此外,R2級別理財產品受到了市場上最多個人投資者的青睞,占比35.44%。風險偏好為四級和五級的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0.1萬億元,市場占比0.38%。
合理資產配置提升收益率
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利率下行或將成為未來長期趨勢。央行此前發布的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66.43萬億元,同比增長11.8%。
大唐財富戰略發展研究院提醒大家關注由此帶來的通脹風險,通脹風險主要是因物價上漲、貨幣超發導致的財富購買力相對縮水的風險。在2022年M2增速超過10%的情況下,投資者需要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合理配置相關金融產品以達到降低風險,保持財富購買力的目標。
大唐財富以“全唐配置”專業服務為核心,通過向客戶提供涵蓋債權類、股權類、證券類、保障類、離岸類五大類資產配置服務,將客戶資產、負債、流動性進行綜合管理,滿足客戶不同階段的資產配置需求,幫助客戶解決財富管理、稅務籌劃、家族傳承、風險規避等一系列定制化問題。
信美相互成立于2017年,是國內首家相互制壽險組織,以會員共同所有、會員參與管理、會員共享盈余為核心,以全在線運營、數字化為特色,著力發展長期養老和健康保障業務,積極開展普惠金融,努力為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和踐行共同富裕重大使命,源源不斷注入“信美力量”。
簽約儀式上,大唐財富董事長張冠宇表示,財富管理行業既是朝陽行業,也是藍海市場。中國有超440萬高凈值財富人群,他們有著財富保值增值傳承的迫切需求。大唐財富從市場的創始者,經過十余年發展一路成長為龍頭企業,不斷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資產配置服務。從2021年起,大唐財富推出“全唐配置”專業服務,為廣大高凈值客戶提供包括債權類、股權類、證券類、保障類、離岸類等的綜合資產配置服務方案。在眾多資產配置類別當中,保險無疑是重中之重,是每位高凈值人群不可缺少的配置品類。
大唐財富董事長 張冠宇
縱觀全球,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1萬美金時,是這個國家保險需求的爆發期,而中國早在2019年人均GDP就已達到1萬美金,因此中國的保險也將迎來大爆發。信美相互在保險行業當中獨具特色,同時與大唐財富的企業文化也有諸多契合之處,相信通過雙方的合作,能夠陪伴客戶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護財富安全、助資產增值、促基業長青。
大唐財富總裁許小桐詳細介紹了大唐財富發展歷程。許小桐表示,作為財富管理這一朝陽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大唐財富已形成了“四全”產品體系、嚴格審慎的風控和全面專業的“盛唐匯”服務體系,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全方位資產配置服務。同時,大唐財富在自身發展之外也不忘回饋社會,不斷身體力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大唐財富副總裁張敏、唐仁國際聯席總裁曹明、大唐財富執行總裁王龍飛、大唐財富研究院總監郭現孟也分別就公司企業文化、人才建設、保障類資產配置、服務體系和投研成果等情況分別作了分享。
大唐財富總裁 許小桐
信美相互創始人、董事長楊帆表示,之所以創立信美,主要原因在于它是相互制,是一個以用戶價值為核心的保險組織。相互保險這條路,就是一條可以讓保險回歸“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初心的路,而互聯網可以讓“相互”這一最古老的保險組織形式長出全新的翅膀。自成立以來,信美始終堅持走相互制特色的差異化發展道路,不斷創新產品,加大健康保險服務力度,擴大保障覆蓋面。此次與大唐財富展開戰略合作,相信雙方在高凈值客戶服務、數字化轉型等多方面都將能夠強強聯合,互利共贏。
信美相互創始人、董事長 楊帆
信美相互共同創始人/副董事長/總裁胡晗、信美相互總精算師姜仁娜、信美相互市場企劃部&高客業務部總經理鄭璐及信美相互數據信息中心負責人童國紅隨后分別就信美相互的發展歷程、相互制盈余分配及定制產品和信美相互經營特色、業務服務體系及數字化戰略落地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信美相互共同創始人、副董事長、總裁 胡晗
作為國內首家相互制壽險,信美相互的長期保單持有人即會員擁有兩重身份,一是公司的“主人”,二是公司的客戶。他們既有保單權益,也是公司所有者,享受類似于股份制公司的經營的紅利分紅權,即盈余分配。通俗來講,相互制最核心的一點:客戶就是會員,是和公司所有者一體的,大家共同所有,利益一致。
信美相互每半年都會披露財報 ,便于會員定期了解公司發展情況。作為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相互制壽險組織,占據了先發優勢,信美相互發展速度非常快,高凈值客戶成為信美相互會員,可以享受公司經營和賽道“紅利”。
我國保險市場還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很大。信美相互的業績在整個保險行業非常亮眼。目前信美會員超83000名會員,累計客戶數3500萬左右。2020年已經實現當年盈利,達到6900萬,保費收入達到35億,保費復合增長率將近90%。
大唐財富歷來以非常嚴格的標準篩選合作伙伴,而信美相互自成立以來的亮眼表現,使其擁有“產品好、公司好、服務好”等三大優點,能夠滿足高凈值人群日益定制化、多元化的需求。此次雙方達成合作,將在未來對高凈值人群的服務中帶來更多新的驚喜。
]]>2021年對中國而言,是一個里程碑之年。“兩個一百年”計劃(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已順利實現第一步,在繼往開來之年,二十大即將盛大召開。
2022年世界經濟格局
大唐財富首席經濟學家鐘偉表示,2022年整體國際局勢,重點關注三個方面:
疫情的發展走向。奧密克戎爆發之后,國際上各國相繼收緊疫情防控,進入行政管控為輔、疫苗防疫為主的階段。我國對病毒進行深入了解之后,進入以特效藥治療為主要手段的階段。當前中國疫情動態清零領先世界,2022年的疫情能否終結,值得期待;
西方經濟能否強勁復蘇。西方經濟的發展對中國而言,是一把雙刃劍。由于中國的高效管控,疫情爆發后,中國經濟率先復蘇崛起,經濟發展速度保持在世界領先地位。2021年下半年,西方經濟逐漸緩和復蘇,2022年能否崛起對中國而言尤為關鍵。
美聯儲貨幣政策。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下,美國貨幣政策對其他國家具有強烈的政策外溢效應,對新興國家影響尤為明顯,或將引起整個國家匯率動蕩、資產價格調整。
對于西方貨幣政策,鐘偉認為,美國貨幣政策將集中表現在美國收縮資產購買計劃和美聯儲加息。2022年美聯儲大概率加息三次。美元匯率持續走強,美聯儲加息將導致2022年美元強勢,對資產價格形成壓力。
2022年中國宏觀政策
我國經濟將貫徹“六穩六保”方針,以中國經濟內循環為主體,綜合考慮美國經濟及世界經濟的影響。2022年的經濟增速或將呈現前低后高的趨勢。
針對何為“穩字當頭”,大唐財富首席經濟學家鐘偉給投資者進行“穩”的三重參照標準的解讀:
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速,即可持續的資源要素能夠支撐中國經濟的合理增速大概在5~6%;
2035年我國GDP總量翻一番,實現這個計劃需要中國經濟穩定在5%的增速;
中國趕超美國的步伐是穩中求進,中美絕對經濟差異保持不變的前提,則是中國經濟增速保持5%的水平。
中國經濟保持在5%-5.5%的增速,就是一份“穩”的滿意答卷。2022年上半年經濟工作將提前布局,提前發力,穩定預期,弱化供給沖擊,提振消費需求。
中國的外匯儲備穩定在3萬億美元左右,存款準備金尚存在降準空間,投資者不必擔心人民幣匯率因降準而受到抑制。2021年人民幣降準2次,但匯率依然保持了堅挺。核心通脹在中國并不高,中國政策不會因美國貨幣政策的牽制而失去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2022年投資重點及布局領域
大唐財富首席經濟學家鐘偉表示,2021年的投資市場,最亮眼的當屬比特 幣和大宗商品。比特 幣全年漲幅60%,但由于其走勢很難預測,投資者很難從中獲利;其次,大宗商品中原油、天然氣表現最好,歐洲天然氣上漲4倍,全球的原油價格漲幅高達40%以上;第三,權益市場,美股市場、歐洲股市表現出色,漲幅超過20%;第四,中國市場,表現最好的創業板漲幅超過了12%,深證指數、上證指數漲幅大概為3%左右;最后是日本股市、港股等市場。
回看中國股市,自2016年以來,整體上保持了超過5年的牛市,尤其是在2018年中美貿易沖突勢頭最為迅猛。
大唐財富首席經濟學家鐘偉建議,2022年是需要精準操作的一年。投資入場首選行業賽道,深挖賽道,捕捉好機會,重點關注硬核科技和基礎消費領域。關于未來的投資機會,鐘偉建議投資者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特別關注擇時機會。國家宏觀調控、疫情防控政策等重大變化,將有可能構成投資者未來收益的大部分。
二、加強防御性投資。2022年以后乃至更長的時間周期中,中國經濟的內外部增長的壓力將變得更加錯綜復雜。建議增配以中長期壽險為代表的防御性產品,基本養老、年金險、商業壽險三個支柱將有效緩解未來的生活壓力。
三、固收+產品,不僅適合穩健的投資者,所有的投資者均可配置。
對于高凈值和超高凈值群體而言,投資不再是簡單的買入賣出。2022年將成為投資的重要轉折點,掙快錢、掙大錢的機會將一去不返。投資者需要拉長投資視角,謀劃更多的投資機會。未來,稅收籌劃將變得更為重要,這與投資者稅后的收益水平息息相關;財富傳承也將成為高凈值重點關注的方向;共同富裕之下,投資者也需要關注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稅、資本利得、消費稅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