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我國銀行理財市場嚴格落實監管要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強化金融服務、養老保障功能,增強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整體呈現穩中向好態勢。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9.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8%,投資者數量達9145.40萬個,上半年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4172億元。
《半年報》總結2022年上半年我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具有如下特點:
一、監管規制持續完善,監管監督力度不斷強化
2022年上半年,監管部門持續推動完善監管標準,補充與細化行業監管制度。一是就《理財公司內部控制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進一步推動理財公司合法經營和穩健運行;二是發布《關于擴大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的通知》等通知意見,進一步豐富商業養老金融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三是公布理財公司違法違規罰單,建立從日常監管和現場調查直接進入立案調查、行政處罰的快速處置機制;四是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積極推進引導數字化轉型與綠色金融發展。
二、理財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凈值化程度持續提升
2022年上半年,理財產品新發行1.52萬只,累計募集資金47.92萬億元(含開放式理財產品在2022年開放周期內的累計申購金額)。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產品存續3.56萬只,存續余額29.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8%。作為資管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后的第一年,2022年上半年理財業務轉型持續深化,凈值型產品存續規模及占比均已達到較高水平。截至2022年6月底,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7.72萬億元,占比95.09%,較去年同期增加16.06個百分點。
三、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擴大,滿足人民多樣養老需求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決策部署,發揮理財業務特點和優勢,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自2021年9月正式啟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以來,銀保監會于2022年初明確貝萊德建信理財公司參與養老理財產品試點,2月將試點范圍擴大至“十地十機構”。試點以來,養老理財產品工作進展順利,總體運行平穩,截至2022年6月底,已經有27只養老理財產品順利發售,23.1萬名投資者累計認購超600億元。
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理財探索綠色金融
截至2022年6月底,銀行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債券、非標準化債權、未上市企業股權等資產,支持實體經濟資金規模約25萬億元,多途徑實現理財資金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對接。2022年上半年,理財市場累計發行鄉村振興、公益慈善等社會責任主題理財產品56只,募集資金超160億元,助力共同富裕目標實現;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43只,合計募集資金超200億元,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資金投向綠色債券規模超2500億元,投向疫情防控、鄉村振興、扶貧等專項債券規模超1500億元,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超3萬億元。
五、理財公司穩步發展,市場服務機構持續發力
2022年上半年,共有253家銀行機構和25家理財公司發行理財產品,先后有5家理財公司獲批開業。截至2022年6月底,已有29家理財公司獲批籌建,其中27家已獲批開業,理財公司存續產品存續規模19.14萬億元,同比增長91.21%,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65.66%,成為我國資產管理行業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作為第三方服務機構持續發力,在監管部門指導和行業機構支持下,上半年上線理財產品中央數據交換平臺(二期),開發完成養老理財管理系統(一期),持續做好中國理財網及理財行業信息披露平臺建設,在支持理財業務監管、規范理財市場運作、加強投資者教育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六、投資人數持續增長,投資收益基本穩健
截至2022年6月底,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為9145.40萬個,同比增長49%。其中,個人投資者數量為9061.68萬人,占比99.08%;機構投資者數量為83.72萬個,占比0.92%。理財產品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4172億元,較去年上半年增加34億元。2022年3月15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理財知識進萬家”投資者教育保護宣傳活動,各理財公司在全國各地的機構網點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向廣大理財投資者普及理財知識,引導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
下半年,理財市場將始終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嚴格落實監管部門要求,規范理財業務發展,加強內控合規建設,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外圍市場方面,24日,歐美市場受俄羅斯-烏克蘭邊境沖突風險明顯動蕩。歐洲三大股指全線下挫,美國三大股指當日重挫后又微幅收漲。截至發稿,歐洲股市25日有所反彈。
A股全線收跌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433.06點,跌2.58%;深證成指報13683.89點,跌2.83%;創業板指報2974.96點,跌2.67%。
當日,滬市成交3837.28億元,深市成交5531.34億元,兩市合計成交9368.62億元,較前一交易日8641.61億元明顯放量。
Wind數據顯示,申萬一級31個行業板塊全線飄綠。傳媒板塊領跌,跌幅達6.09%;綜合板塊跌5.09%;煤炭、計算機和通信板塊跌幅均超4%,跌幅分別為4.72%、4.66%和4.31%。銀行、家用電器、交通運輸和國防軍工跌幅相對較小,分別為1.68%、1.76%、1.79%和1.83%;其余板塊跌幅均超2%。
盤面上看,僅少數防御類板塊表現活躍,黃金板塊等表現較好,其中湖南黃金(002155.SZ)、西部黃金(601069.SH)漲停,金貴銀業(002716.SZ)、恒邦股份(002237.SZ)等跟漲;軍工板塊方面,晨曦航空(300581.SZ)漲停,漲幅達13.29%;新余國科(300722.SZ)等漲幅居前。家電板塊方面,科沃斯(603486.SH)上漲1.18%,格力電器(000651.SZ)微漲0.1%。
1月24日晚間,格力電器披露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2年-2024年),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進行兩次利潤分配,即年度利潤分配及中期利潤分配。在公司現金流滿足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的前提下,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不低于當年凈利潤的50%。至25日收盤,格力電器報38.89元/股,微漲0.1%,市值2300億元。
同在24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其中明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0%左右。
24日晚間,贛鋒鋰業(002460.SZ)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凈利潤達48億元至55億元,同比增長368%至437%;第四季度環比增長120%至187%。贛鋒鋰業24日股價大漲10%,25日漲2.33%,報138.01元/股,市值1984億元。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A股大跌一方面是臨近春節,市場情緒偏弱;另一方面是昨夜歐美股市普遍大跌。春節前的行情處于消極防守情緒主導,時刻關注地緣沖突的黑天鵝,而春節過后,科技與消費這類需求支撐明顯的板塊會更快恢復活力。
銀河證券認為,春季行情開啟前市場一般都會經歷一段時間下跌,前期市場下跌幅度一定程度上決定春季行情反彈力度。政策面偏樂觀是春季行情開啟的充分條件,歷年央行釋放流 動性、信貸數據回升、監管層維穩等都是春季市場上行的動力,若疊加經濟面上行或市場基本面改善,則行情期間漲幅將更大。
歐美市場動蕩
受俄羅斯-烏克蘭邊境沖突風險影響,24日歐洲三大股指全線下挫,美國三大股指當日重挫后又微幅收漲,俄羅斯MOEX盤中一度重挫10%。
24日,英國富時100指數報收7207.15點,跌2.63%;法國CAC40指數報收6787.79點,跌3.97%;德國DAX指數報收15011.13點,跌3.8%。截至25日發稿,歐洲三大股指分別上漲約0.5%、0.6%和0.4%。
美股24日迎來劇烈動蕩,三大股指盤中暴跌后尾盤強勢轉漲。道瓊斯工業指數盤中一度狂瀉1115點,標普500指數一度跌超4%進入回調區域,納斯達克指數盤中一度跌近5%。截至當日收盤,道瓊斯工業指數報34364.5點,漲0.29%;標普500指數報4410.13點,漲0.28%;納斯達克指數報13855.13點,漲0.63%。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林榮雄團隊表示,近期政策暖風頻吹,然而市場表現依然萎靡,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一是相比于影響資金供給端的貨幣政策,市場可能更期待的是影響需求端的財政和產業政策。二是當下市場增量缺少資金,存量贖回壓力或有所顯現。基金發行年初遇冷和基金重倉標的走弱形成對后續增量資金的負面預期。三是加息預期以及地緣政治事件,全球權益市場表現萎靡。近期美聯儲官員及美國高層頻繁釋放鷹牌信號,疊加1月27日(本周四)凌晨美聯儲FOMC會議臨近,市場普遍預期鮑威爾將在此次會議上明確未來的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加息預期持續升溫。近期烏克蘭與俄羅斯緊張局勢升級,全球避險情緒升溫,主要國家國家股指表現萎靡,負面情緒向國內傳導。
目前來看,非基本面因素、外部因素導致的下跌帶來的機會往往勝過風險。但由于臨近春節假期,增量資金不足以及海外不確定性因素放大,避險情緒導致指數反彈缺乏持續性,短期仍處于“磨底”階段,預計今年的“春季行情”比以往來得更晚一些,遲到但是不會缺席,2月中旬是一個重要時間驗證窗口期。
]]>雪梨(左二)出席公開活動。圖源:視覺中國
經歷了封號、封店后,清庫存成為逃稅頭部主播最棘手的問題。近期,各大社交平臺上出現了一批服裝代理人,打著雪梨、林珊珊清倉款、五折等旗號,收獲了一眾粉絲的關注。
鯨落萬物生。3000萬粉絲服裝電商巨頭的突然倒下,養肥了一批服裝代理商。在他們的清單里,原價259元的衛衣88元就能售出、469元的外套降到了269元。
同樣因逃稅被通報的薇婭,也逃脫不了相似的命運:庫存中的服裝已經在談判、壓價的路上。曾經奮力擠進頭部直播間的商戶,也不得不開始重塑品牌的銷售渠道。
頭部主播閉店,養活一批代理商
在雪梨抖音店鋪消失后的第三天,服裝代理商田羽來到宸帆電商大樓,準備從上百款單品中選取10款進行試水。和她同行的,還有十幾家服裝代理商的負責人,他們都想分食網紅爆款最后的利潤。
如今,擺在田羽倉庫里的好幾箱包裹中,都是原本雪梨在雙十二即將發售的款式。閉店卡在了上新的關口,陷入危機的宸帆電商徹底失去了網紅光環:大部分款式都將以五折的價格從代理商渠道售出。
不過,對于消費者來說,網紅效應還未褪去,連續幾天的爆單讓田羽嘗到了久違的甜頭。她在朋友圈發出某款產品不到半天,50件庫存就全部賣光,其余5款服裝也在一天之內全部售出。按照每單40元左右的利潤,田羽每天至少有1萬元的收益。
“新款產品上新一般是預售制,所以我沒有拿到太多貨,她們的庫存最多只有1萬件,一般代理商每個款式拿走幾十件,大渠道商可以拿走1000件。后續清倉款會是之后一個月的主流商品,也會有更低的拿貨價。”田羽向時代財經說道。
不過,代理商并不是最大的贏家,爆款服裝還流進了二線主播的直播間。時代財經發現,抖音平臺上一家服裝工作室打上了“昔日網紅原版服裝”的招牌。在此之前,該工作室首頁已經沉寂了近兩個月,來自網紅的爆款激活了它的交易額,當天直播觀看人數峰值超過1000人。
慧琳只用了88元就買到了某件原價200元的衛衣,同款產品在一般代理商要高出40元的價位。“吊牌都還是雪梨家的,肯定是原版服裝,這算是閉店之后撿漏的福利吧。”
相比之下,供貨商就沒那么幸運了。雪梨、林珊珊的閉店無疑讓他們失去了最核心的客戶。早在2017年雙11,雪梨服裝店的交易額就超過了1.5億元。去年雙十一期間,宸帆電商總GMV超31億元,旗下雪梨女裝品牌“CHIN”位列淘系女裝品類TOP 1。“能出掉就是勝利,尤其是過了春節后,冬裝的掉價會更嚴重,但現在很難找到體量能匹敵雪梨的頭部服裝主播。”一位供應商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
薇婭甩貨在路上?直播流量大洗牌
12月23日,宸帆電商在公司所在地開放了線下售賣渠道,冬季款毛衣、衛衣、羽絨服等款式售賣價格在10-299元以內。
雪梨線下售賣點 圖源:網絡
當天,宸帆所在的科技園很快被一批消費者攻陷。一樓的過道被圍得水泄不通,非杭州本地用戶也想通過代購群薅到最后一波羊毛。
同樣列入逃稅漏稅名單的薇婭,也在經歷相似的情況,曾經話語強勢的頭部主播面臨著被壓價的窘迫。服裝代理商露娜向時代財經透露,薇婭的服裝也在他們的接盤范圍之內:“價格還沒有到心理預期,還想繼續往下壓。”
服裝生意起家的薇婭也有自己的品牌店。2020年,薇婭成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VIYA NIYA”,其自然也成為薇婭直播間露面最頻繁的品牌。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薇婭便開辦了17場服飾節專場,共帶貨商品933件,其中,光是薇婭的自有品牌“VIYA NIYA”就有209件,占比高達22%。
當薇婭直播間以及全部社交平臺被封之后,喪失銷售渠道的服裝品牌也淪為了滯銷貨。不過,相比雪梨清倉的陣痛,直播一姐薇婭帶來的連鎖效應不僅體現在原創品牌上。
薇婭被封號當天,國產品牌玉澤沖上了微博熱搜。在經歷了與李佳琦的一段蜜月期后,玉澤一度深度綁定薇婭,今年雙11預售首日,玉澤成為薇婭直播間的銷量王。薇婭的翻車,無疑讓玉澤失去了千萬流量的曝光窗口,品牌自播成了玉澤唯一的選擇。
當薇婭和李佳琦“二選一”成為過去式,商家轉型的陣痛也擺在了面前。就在薇婭全網封殺的兩天后,江蘇、上海、浙江等多地通告:明星藝人、網絡主播年底前自查并主動報告和糾正涉稅問題。
“如何擺脫對頭部主播的依賴是很多商家接下來的議題。”直播電商從業人員麗華向時代財經表示。“此前的歐萊雅事件已經把主播和商家的矛盾擺在了臺面上,商家方面更想要掌握定價的主動權。”
另一方面,薇婭和雪梨的離場意味著淘寶直播流量的大洗牌。多位電商從業者向時代財經表示,商家和中小主播是此次直播圈震蕩的受益者,他們必然會收獲新的流量。
美妝品牌創始人南哥得知頭部主播格局被打破后,反而松了一口氣:“以前同行只要找到頭部主播,其他品牌就會受到絕對壓制,現在很多品牌都在觀望中。后續我們還是會以自播為主,偶爾找中腰部主播進行帶貨。”
(文中受訪者皆為化名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董瑋)
〔2021〕20號
當事人:董瑋,男,1972年2月出生,住址:北京市朝陽區。
依據200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2005年《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我局對當事人董瑋內幕交易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眾思壯或公司)股票案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并依法向當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當事人提交了書面陳述申辯材料。應當事人的要求,我局舉行了聽證會,聽取了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本案現已調查、審理終結。
經查明,當事人存在以下違法事實:
一、內幕信息的形成與公開過程
2011年,合眾思壯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郭某平以個人名義收購了天派電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派電子)。2013年11月23日,合眾思壯發布公告稱,在天派電子的經營狀況顯著改善后,上市公司有權要求郭某平視公司的業務需要,將天派電子的資產和業務以公允價值置入上市公司。
2016年8月,郭某平決定將天派電子并入公司。2016年8月8日至10日的某一天,郭某平召集董事會秘書左某立、財務總監袁某林到其辦公室開會,提出正式啟動收購天派電子的工作,左某立、袁某林著手開展收購工作。
2016年8月11日,合眾思壯郭某平、左某立、袁某林與新時代證券進行初步磋商,洽談合作事宜,雙方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2016年9月7日,合眾思壯左某立、袁某林、投資經理李某與天派電子財務總監汪某弦、新時代證券、項目律師、項目會計師開會,了解天派電子情況,各方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2016年9月22日,合眾思壯左某立、袁某林,天派電子汪某弦、銷售總監彭某輝與中介機構開會討論初步方案,對停牌日期、發行方案、配套融資等事宜進行初步探討。
2016年10月20日,合眾思壯左某立、袁某林、李某與各中介機構開會討論發現的問題,包括天派電子股權調整、評估估值、募投項目的確定等問題,并暫定了上述事宜完成的時間節點。
2016年11月21日,合眾思壯左某立、袁某林、李某,天派電子汪某弦與各中介機構開會,對公司估值及業績承諾合理性進行探討,進一步論證了募投資金的用途和方向,并討論停牌相關事宜。
2016年11月25日,合眾思壯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擬購買標的資產屬于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行業,預計此次交易金額達到股東大會審議標準”,公司股票停牌。
2016年11月29日,由于募投項目計劃購置的房產資源因政府發出強制收回的通知導致募集項目存在不確定性,券商擔心停牌時間過長,所以決定暫停項目。2016年11月30日,合眾思壯發布公告稱,“本次并購方案可能涉及有關有權主管機關的審批手續所需審批的時間較長,且能否通過審批存在不確定性,因此無法達到并購雙方對本次交易完成時間的預期。鑒于本次重大事項的合作時機及有關條件尚不成熟,從維護全體股東及公司利益的角度出發,經審慎研究后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事項”,公司于2016年11月30日開市起復牌。
其后,公司決定采用備選方案,解決了前述因審批導致的項目不確定性的問題,合眾思壯向交易所申請停牌。2017年1月5日,合眾思壯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擬購買標的資產屬于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預計此次交易金額達到股東大會審議標準”,公司股票停牌。
2017年1月19日,合眾思壯發布《關于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的停牌公告》,稱擬收購天派電子標的公司股權,公司轉入重大資產重組程序并繼續停牌。
2017年1月26日,合眾思壯發布《關于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進展暨繼續停牌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天派電子100%股權。
2017年3月22日,合眾思壯復牌。
合眾思壯發行股份購買天派電子事項,屬于2005年《證券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的“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的重大事件,構成2005年《證券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所述內幕信息。至遲不晚于2016年8月10日,本案內幕信息形成,內幕信息公開于2017年1月19日。郭某平為本次收購事項的決策者,左某立、袁某林負責具體收購工作,為本案內幕信息知情人,內幕信息知悉時間為不晚于2016年8月10日。
二、董瑋使用本人及“王某男”“董某身”證券賬戶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交易“合眾思壯”
(一)董瑋與內幕信息知情人袁某林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聯絡接觸
袁某林系合眾思壯財務總監,全程參與了合眾思壯的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為本案內幕信息知情人。董瑋與袁某林系朋友,兩人關系非常好。董瑋有兩個手機號,分別為139XXXX0638(以下簡稱董瑋139手機號)、189XXXX0278(以下簡稱董瑋189手機號)。董瑋139手機號主要在工作中使用,董瑋189手機號主要在涉及私事時使用。董瑋和袁某林均能在董瑋使用其189手機號時即為聊隱私的事情上達成共識。
內幕信息敏感期內,2016年10月14日至11月21日,董瑋與袁某林有15次通話聯系,董瑋使用的均為董瑋189手機號。
(二)董瑋使用本人及“王某男”“董某身”證券賬戶交易“合眾思壯”
王某男系董瑋前妻的母親,董某身系董瑋的父親。內幕信息敏感期內,董瑋實際控制和使用“董瑋”財達證券賬戶、“董瑋”東莞證券賬戶、“王某男”證券賬戶和“董某身”證券賬戶(以下簡稱“董瑋”賬戶組)交易“合眾思壯”,其使用本人189手機和本人電腦下單交易“合眾思壯”。
(三)賬戶資金情況
“董瑋”賬戶組交易“合眾思壯”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董瑋。其中,“董瑋”東莞證券賬戶中,有280萬元來自于內幕信息知情人袁某林的配偶張某。
(四)賬戶交易情況
“董瑋”賬戶組在敏感期內交易“合眾思壯”的具體情況如下:
“董瑋”財達證券賬戶于2014年8月19日開立于財達證券北京花園路營業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2016年10月17日至2016年12月27日,買入“合眾思壯”171,900股,買入金額7,212,306元,期間有賣出,2017年3月22日復牌后全部賣出,對應賣出股數191,900股(含紅股),賣出金額8,457,595.50元,扣除交易稅費,盈利共計1,233,130.93元。
“董瑋”東莞證券賬戶于2016年10月10日開立于東莞證券北京分公司。內幕信息敏感期內,2016年10月17日至2016年10月28日,買入“合眾思壯”169,000股,買入金額6,966,246元,2017年3月22日復牌后部分賣出,對應賣出股數287,000股(含紅股),賣出金額5,614,587.67元,截至2017年11月30日,持有余股 200,000股(含紅股),扣除交易稅費,盈利共計2,546,873.59元。
“王某男”證券賬戶于2016年12月22日開立于東莞證券北京分公司。內幕信息敏感期內,2016年12月22日至2016年12月29日,買入“合眾思壯”108,210股,買入金額5,462,563元,2017年3月22日復牌后部分賣出,對應賣出股數 206,610股(含紅股),賣出金額4,785,523.23元,截至2017年11月30日,持有余股 73,600 股(含紅股),扣除交易稅費,盈利共計756,525.75元。
“董某身”證券賬戶于2015年7月16日開立于財達證券北京花園路營業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2016年10月17日至2016年11月11日,買入“合眾思壯”88,200股,買入金額3,691,413元,期間有賣出,2017年3月22日復牌后全部賣出,對應賣出股數104,038股(含紅股),賣出金額3,863,727.27元,扣除交易稅費,盈利共計166,975.90元。
董瑋使用本人及“王某男”“董某身”證券賬戶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交易“合眾思壯”,共計獲利4,703,506.17元。
(五)賬戶交易特征
2016年10月14日(周五),董瑋與袁某林通話,2016年10月16日(周日),二人通話,2016年10月17日(周一),董瑋開始買入“合眾思壯”,買入時點異常。“董瑋”賬戶組中,“董瑋”東莞證券賬戶、“王某男”證券賬戶均為新開戶。“王某男”證券賬戶開戶當天立即且僅買入“合眾思壯”一只股票,且存在通過質押融資放大資金量的行為。“董某身”證券賬戶在敏感期內賣出其持有的“迪馬股份”“南通鍛壓”,賣出資金全部用于買入“合眾思壯”。內幕信息敏感期內,“董瑋”賬戶組的交易金額和交易量明顯放大,且存在交易時點異常、突擊開戶、質押融資、賣出其他股票買入涉案股票等行為,相關交易行為明顯異常。
上述事實,有相關公告、證券賬戶資料及交易流水、銀行賬戶資料、詢問筆錄、通話記錄等證據證明,足以認定。
董瑋在內幕信息公開前與內幕信息知情人袁某林通話聯絡,相關交易行為明顯異常,違反2005年《證券法》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2005年《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所述的內幕交易行為。
當事人在申辯材料及聽證中提出:
一是,不認可案涉交易行為構成內幕交易,當事人與袁某林的通話內容未涉及內幕信息,當事人只是負責管理“王某男”“董某身”證券賬戶,并未以此謀利,相關交易行為不具有異常性。二是,賬戶整體虧損,相關賬戶股票質押回購利息應屬于交易成本,不計入盈利數額。三是,當事人確有長線投資行為及數百萬元的總體虧損,實際經濟條件無力承擔巨額經濟處罰,請求從輕或減輕處罰。
經復核,我局認為:
第一,內幕信息敏感期內,當事人與內幕信息知情人存在多次聯絡,“王某男”“董某身”證券賬戶由董瑋實際控制并使用,結合資金來源、交易時點、突擊開戶以及整體交易金額和交易量明顯放大等情況,當事人相關交易行為明顯異常,構成內幕交易。
第二,違法所得數額計算正確,相關賬戶股票質押回購利息不計入盈利數額的主張缺乏法律依據。
第三,事先告知書作出時,已經充分考慮了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對當事人的處罰幅度適當,于法有據。
綜上,我局對當事人的陳述申辯意見不予采納。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2005年《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的規定,我局決定:
責令董瑋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4,703,506.17元,并處以9,407,012.34元罰款。
上述當事人應自收到本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將罰款匯交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開戶銀行: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營業部,賬號:7111010189800000162,由該行直接上繳國庫,并將注有當事人名稱的付款憑證復印件送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室和北京證監局備案。當事人如果對本處罰決定不服,可在收到本處罰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行政復議,也可在收到本處罰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復議和訴訟期間,上述決定不停止執行。
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
2021年12月21日???
.新.浪.財.經.A.P.P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除了上述4000萬元的轉賬外,健友股份還曾向另外兩家企業轉賬合計6500萬元。今年8月3 日,健友股份曾表示這兩家企業是上市公司關聯方。不過在江蘇證監局現場檢查期間,健友股份又稱“將健思信息、健禮信息認定為公司的關聯方過于嚴格。”
為與銀行維護關系,向關聯公司轉賬4000萬
12月21日下午披露的公告顯示:健友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唐詠群及董秘黃錫偉當天分別收到江蘇證監局出具的《江蘇證監局關于對南京健友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江蘇證監局關于對唐詠群、黃錫偉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上述兩份決定書顯示:江蘇證監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健友股份存在關聯交易未按規定履行審議程序且未按規定披露的行為。
2020年8月12日,健友股份向南京健智聚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智聚合”)轉賬4000萬元,8月13日,健智聚合將前述款項轉回至上市公司。健友股份董事、常務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財務負責人黃錫偉實際控制健智聚合,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規定,健智聚合為公司的關聯法人,前述資金往來屬于關聯交易。
江蘇證監局指出,健友股份未按規定履行關聯交易審議程序,未在2020年年報中披露,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對于江蘇證監局指出的違規行為,健友股份在公告中做出“情況說明”,稱該筆資金停留健智聚合賬戶一天的時間。同時為保證資金安全,經與健智聚合管理層協商,在該筆資金轉回前公司暫時性對健智聚合的銀行密鑰進行了控制直至資金確認轉回公司賬戶。健友股份稱,“經核實,由于公司與本次轉賬賬戶所在銀行有合作往來,該筆轉賬目的系維護上市公司與該銀行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
健友股份在公告中稱,由于該筆資金實際仍在公司的控制之下,資金往來期間健智聚合未進行任何賬戶操作、未使用該筆資金進行任何交易,“健智聚合及其實際控制人黃錫偉未因此獲得任何利益,且資金停留時間僅為1天,對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的影響輕微。”
健友股份對于此事的“自我定性”不止于此,公告同時顯示:公司管理層經過研究,認為上述轉賬行為不屬于《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關聯交易的任何一種情形,沒有交易目的和交易實質。“綜合上述考慮,公司認定上述轉賬行為不構成關聯交易,因此在轉賬實施前未按照4000萬元作為交易金額的標準提請董事會審議并披露。”
還給之前披露過的“關聯方”轉賬6500萬
江蘇證監局同時指出,健友股份存在臨時公告不準確的問題。
2021年8月3 日,健友股份在《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的公告》中披露,擬出資1500萬元購買健智聚合100%股權,標的公司的股東包括南京健思信息科技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健思信息)、南京健禮信息科技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健禮信息)。這兩家公司的合伙人之一為黃錫偉。當時健友股份在公告中稱,這兩家企業均是公司的關聯方。
不過在江蘇證監局現場檢查期間,健友股份又稱“將健思信息、健禮信息認定為公司的關聯方過于嚴格。”
健友股份稱,當初為了保證信息披露的完整性,避免遺漏關聯方,充分保護投資者知情權和利益,公司參考《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從謹慎原則出發,披露健思信息、健禮信息為公司的關聯方。
健友股份在更正前的公告中稱,在健思信息、健禮信息是否為公司關聯方的問題上,公司內部認為確實存在爭議,并“主動向江蘇證監局匯報健思信息、健禮信息的股權結構、內部事務執行等信息。為了確保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后經多方討論,公司當時得出結論即將健思信息、健禮信息認定為公司的關聯方過于嚴格并向江蘇證監局作出書面報告。”
更正前的公告顯示,公司披露健思信息、健禮信息為公司關聯方的理由和依據,并向江蘇證監局咨詢合伙企業實際控制人認定的問題、是否需要公司立即更正披露相關公告。
當初將健思信息、健禮信息列為關聯方,為何如今又急著撇清關系?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在上述公告發布后時隔幾小時,健友股份又發布了更正公告,稱報告中存在幾處錯誤。
在更正后的公告中,又披露了公司與健思信息、健禮信息存在的資金往來情況:2020年8月13日,公司將4000萬元轉至健思信息、8月14日健思信息將款項轉回至公司;8月19日公司轉賬2500萬轉至健禮信息、8月21日健禮信息將款項轉回至公司。
從上述信息中分析來看,如果健思信息、健禮信息仍被認定為公司關聯方,那么在2020年8月12日至8月21日,包括健智聚合、健思信息、健禮信息三家公司在內,短短10天時間,健友股份未披露的關聯交易金額累計將超過1億元。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健友股份又將健思信息、健禮信息從關聯方名單中剔除。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健友股份并未披露涉事銀行的具體名稱。
江蘇證監局指出,公司在依據不充分的情況下公告稱健思信息、健禮信息為關聯方,信息披露不準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決定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對唐詠群、黃錫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 .臧.曉.松 .e.公.司
]]>距離2021年收官僅剩六個交易日,公募基金業績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截至12月22日的凈值數據顯示,在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和前海開源新經濟A已遙遙領先,緊隨其后的三只基金仍在“貼身肉搏”。在業內人士看來,最后六個交易日,排名或仍存變數,每日凈值波動都會引發最終收益率的變化。
前海開源暫時領先
截至12月22日,由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和前海開源新經濟A的業績優勢明顯。數據顯示,這兩只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分別為118.17%和110.01%。
緊隨其后的是寶盈優勢產業A,今年以來收益率達到96.01%,與前兩名分別相差了22個百分點和14個百分點。大成國企改革和廣發多因子收益率分別為89.93%和87.01%。另外還有大成新銳產業、華夏行業景氣、金鷹民族新興、大成睿景A和長城行業輪動A,收益率也均在80%以上。
而此前有望與前海開源兩只基金“一爭高下”的信誠新興產業A、國投瑞銀新能源A、國投瑞銀先進制造已被全面拉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信誠新興產業A收益率為74.70%,國投瑞銀新能源A和國投瑞銀先進制造收益率分別為58.11%和55.60%。
整體來看,由于前兩只基金業績“一騎絕塵”,此時業績爭奪戰似乎正演變為其他幾只基金的“沖刺”。其中,緊隨其后的三只基金更是“貼身肉搏”。但在12月31日之前,或仍有變數,在凈值增長率漲幅過大的基數下,每日凈值波動都會讓最終收益率變化加劇。例如,在12月17日和12月20日兩個交易日內,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凈值跌幅分別為1.71%和3.51%,年內收益率從125%跌至113%,兩個交易日下跌了12個百分點。
近三年基金表現遠超股指
拉長時間來看,自2018年12月23日以來,A股市場開啟了兩年多震蕩上行的結構性牛市。數據顯示,近三年2254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135.04%,遠超同期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表現。其中,國投瑞銀進寶以473.13%的收益率位居榜首,該基金由施成管理。
其次是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研究精選,近三年收益率達462.59%。同時,還有匯豐晉信智造先鋒A、泰達宏利轉型機遇A、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信誠中小盤、農銀匯理工業4.0、工銀瑞信生態環境、平安策略先鋒、招商穩健優選、信誠新興產業A、平安策略先鋒10只基金,近三年收益率均超400%。此外,還有華商萬眾創新、大成新銳產業、金鷹民族新興、寶盈先進制造A、大成國企改革、華夏能源革新A、新華鑫動力A等56只基金近三年收益率超300%。
關注重倉股走勢
從12月23日市場表現來看,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目前年內業績排名前十大基金的預估凈值也全線飄紅。
前海開源公用事業預估凈值為3.7235,上漲2.73%;前海開源新經濟A預估凈值為3.5627,上漲0.50%。
另外,寶盈優勢產業A預估凈值為3.8212,上漲0.59%;大成國企改革預估凈值為3.7440,上漲1.24%;廣發多因子預估凈值為3.8081,上漲0.49%。
不過臨近年底,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經理的調倉換股較為頻繁,預估凈值或與實際凈值有所出入。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和前海開源新經濟A兩只基金三季度重倉股發現,兩只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有四只標的重合,分別為億緯鋰能、寧德時代、法拉電子、中科電氣。
從近一段時間以上四只重倉股表現來看,12月以來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中科電氣,則從12月初的39元/股跌至當前的29.83元/股,股價下跌3.12%。法拉電子則從12月初的256元/股跌至當前的227元/股,但最近兩個交易日,股價出現回升。寧德時代股價12月以來也有所回落,但在近兩個交易日出現上漲,22日上漲1.02%,23日上漲1.94%,收盤價為622.07元/股。億緯鋰能近期也出現下跌態勢,該股12月1日收盤價為142.8元/股,23日最新收盤價為122.96元/股。
年關將至,資金博弈加大市場波動。金鷹基金表示,一般來說,年末國內機構存在調倉、兌現收益等行為。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情況也引起市場關注。此外,市場擔憂在通脹壓力下,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央行將加快緊縮節奏,對資本市場形成不利影響。
展望后市,招商基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維持高景氣行業的配置。一方面,近期對流動性寬松的預期基本已充分反映,但整體貨幣政策的基調仍然以穩為主,后續市場估值繼續大幅提升的空間有限,結構性高估值的情況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不同行業之間的景氣度差異不斷擴大,結構性行情將愈演愈烈。考慮到宏觀經濟持續承壓,從業績驅動角度上很難形成對A股向上突破的支撐。從行業結構上來講,成本上行將影響中下游企業擴產的信心,短期來看仍然聚焦景氣度較高、業績有持續釋放空間的碳中和主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