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天氣轉暖。日前,廊坊臨空經濟區道路兩側綠化帶,苗木發新芽、春花競相綻放,給周圍的街道增添了濃濃的春意。在航祺道與翔升道的交匯處,可以看到中國二冶的施工人員正在進行交通指示路牌的安裝,施工現場井然有序,一派繁忙。
項目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建設規模包括更生道(潘村路-白家務路)、石何營路(更生道-航潤道)、白家務路(萬興道-航潤道)、航祺道(臨空路-萬興道)、陳亮營街(潘村路-航潤道)、潘村路(航祺道-萬興道)、毛家營路(航祺道-航潤道)等 7 條市政道路,設計7條道路均為城市支路,紅線寬度15-20m,設計速度采用30km/h,全長約4.507km。項目建成能有效改善廊坊市公路路網布局,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對廊坊市全面對接北京,加速融入臨空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廊坊臨空經濟區航企南區道路及配套設施二期EPC工程項目部人行道步道磚鋪設基本完成,開始進行信號燈、路燈路牌等智能交通工程,項目部全力推進道路工程建設。

在廊坊臨空經濟區航企南區道路及配套設施二期EPC工程項目部航棋道與陳亮營路口處施工現場可以看到信號燈、路牌安裝,各種施工機械輪番上陣,施工人員們正開足馬力,有序推進工程建設,項目技術管理人員也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為項目的建成通車做好技術支撐。
堅持因地制宜,建設高質量道路。七支路建設初期,區域地物復雜、控制因素多,項目部從實際出發,工程技術人員勘察測量施工區域,制定可靠方案,詳盡收集已實施道路設計資料,以明確涉及界面,確保道路平、縱、橫以及各個專業管線的銜接,保證方案的可實施性。在選材用材方面,物資部門嚴格把控進場材料質量要求,對低于國家要求的建設材料零容忍,堅持用好材料建設高質量道路。

堅持科技賦能,建智慧化道路。持續借助科技創新優勢,將科技賦能于工程建設中,廊坊臨空經濟區航企南區道路項目以智慧工地監管平臺為中軸線,施工現場穿插人工智能、傳感技術、智能終端等技術,以勞務實名制系統、揚塵噪音監測系統、特種設備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為保障,進行全閉環管理,提高施工過程中的進度與效率,全面提升工程監管水平,保證道路建設工程質量。
飲水思源,初心不改;征途漫漫,奮斗不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二冶廊坊臨空經濟區航企南區道路項目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將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項目建設目標與任務,用辛勤的汗水全力以赴履行責任與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的企業精神,全心全意建設好一條綠色路、安全路,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貢獻央企力量。